極目新聞記者 陳洋洋
9月12日晚8點30分,羅永兩家連鎖利自羅永浩在抖音、B站、播后微博等平臺開啟直播,點贊對近日與餐飲品牌西貝的湘菜鮮熱爭議作出回應。直播當中,品牌羅永浩表示,開進自己并不反對預制菜,商場只是做新想借此事件,讓預制菜市場透明化,炒還維護消費者的己愿知情權。
羅永浩個人微博截圖
下播后,免費羅永浩再次發文:“平民消費級別的推廣鍋氣熱炒,我在上海最喜歡鍋氣湖南菜,羅永兩家連鎖利自在深圳最喜歡農耕記湖南菜。浩直他們都是連鎖餐廳,都開進了商場,都價廉物美。如果這兩家企業需要宣傳推廣,也可以跟我們聯系(保證免費),希望你們給公眾科普一下,為什么堅持做新鮮熱炒,還能盈利,還能開進商場,還能開那么多的店。我現在特別討厭很多人說在商場里開中餐廳,就必須用預制菜的說法。”
隨后,評論區的網友紛紛表示,“這次事件又誕生兩位贏家”。據了解,此前,餐飲品牌老鄉雞因在剛剛結束的直播中被羅永浩提到而備受網友關注。
西貝某線下餐廳圖片
據此前報道,9月10日,羅永浩發微博公開吐槽連鎖餐飲品牌西貝“幾乎全都是預制菜”。
隨后,西貝方面回應稱,店內的招牌菜,牛大骨是每天早上現煮的,莜面也是店內工作人員現場手搓的,“不存在預制”。11日晚,西貝創始人賈國龍表示:“一定會,我們一定會起訴他,一定一定會起訴他!”
對此,羅永浩發微博回應稱“準備好了”,并懸賞10萬元公開征集西貝使用預制菜的“真憑實據”。
9月12日,多家媒體實地探訪西貝線下門店并進行直播。直播當中,后廚曾出現袋裝冷凍魚、袋裝雞湯等,網友看后紛紛表示質疑。
此前,西貝方面曾發布《致顧客的一封信》,對近日的預制菜爭議用42頁的篇幅作出詳細回應,并對羅永浩當日所食用的菜品制作過程進行公示。
截至發稿時,西貝方面暫未對羅永浩12日晚的直播內容回應。
相關新聞
廚師長談羅永浩點過的烤魚:需二次切配 不是加熱即食
“西貝門店100%沒有預制菜!預加工不是預制菜!”羅永浩質疑“西貝菜品為預制菜”后,西貝創始人賈國龍提前結束度假,在9月11日來到羅永浩曾用餐的門店作出上述回應。現場,賈國龍拿著羅永浩點單小票對媒體澄清的畫面,這兩天刷屏了社交媒體。
賈國龍公開羅永浩在西貝的消費菜單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趙雯琪 攝
賈國龍表示,9月12日開始,全國370家西貝門店公開了“羅永浩菜單”并開放后廚,所有人都可以品嘗其中菜品,也可以去廚房監督,看看西貝是不是有預制菜。
消息一出,輿論炸鍋,網友褒貶不一,圍繞“西貝是不是用了預制菜”展開激烈討論。為一探究竟,《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9月12日分別走訪了北京市大興區、朝陽區的兩家西貝門店。
9月12日下午3點02分,西貝官方微信公眾號發布《西貝全體伙伴致顧客的一封信》。對于被羅永浩質疑為“預制菜”的13道菜品,信中將其具體制作過程正式對外公布。針對羅永浩的相關言論,西貝稱,感謝羅永浩前來西貝就餐,并為西貝提出意見、建議,但作為有影響力的公眾人物,羅永浩對西貝的不實指責及不當用語,西貝堅決反對。
消費者參觀后廚需登記 門店不會明確標注“羅永浩菜單”
9月12日上午10點,北京市大興區一家西貝門店(下簡稱大興門店)還未正式開門營業,店長尚在店門口和接待人員開早會,但門店的后廚員工已在忙著備菜。記者看到,當天有部分消費者前來問詢該店是否開門。
9月12日上午10點,記者前往西貝大興門店探訪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王郁彪 攝
大興門店后廚為透明廚房,在玻璃窗外也可看到菜品制作過程,《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現場提出參觀后廚,店長表示需洗手消毒、戴上口罩及帽子,登記后才能入內參觀。
下午1點30分,《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又前往西貝北京朝陽合生匯購物中心店(下簡稱朝陽門店),同樣以消費者身份要求參觀后廚。該店店長說,記者是今天該店接待的第一位參觀者。參觀前,記者按要求掃碼登記了“外來參觀人員健康聲明”,又按指引穿戴了防塵衣帽、佩戴了口罩,還按要求進行了“七步洗手法”后,才獲允許進入后廚。
記者在大興門店后廚看到,多個爐灶上的高壓鍋冒熱氣,里面燉著牛肉、羊排等,烤制區內正在烤馕,店內肉夾饃內置餡料已炒好,后廚正在夾饃。
對于即將在全國門店上線“羅永浩菜單”一事,大興門店店長和朝陽門店店員都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羅永浩菜單”實際每家店都有,但不會明確在菜單上標注或有相應套餐上架。
大興門店店長解釋說:“因為他(羅永浩)點的那幾道菜,都是門店正常售賣的,一共有13道菜品,包括烤羊排、黃米涼糕等。有顧客問的話,我們會告知,寫名字可能涉及侵權等。”
9月12日,胖東來CEO于東來在社交媒體上發聲:“任何事沒有完美??感謝西貝、海底撈等品牌企業可以讓我找到相對放心??吃飯的地方!”
廚師長談羅永浩點的蔥香烤魚:不是成品直接加熱
賈國龍口中的預加工具體指什么?《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現場采訪了大興門店廚師長。他表示,店內新鮮蔬菜等都是每日一早配送到店,羊排、牛肉、雞肉等部分冷凍產品則來自位于北京市平谷區的西貝工廠(中央廚房)。“這些冷凍肉類,一般只進行洗凈、切塊、速凍等簡單處理,并非已經制作完成的成品菜。門店供應的菜品均為門店后廚現場制作完成,并非預制菜簡單加熱。”
該廚師長強調,大部分菜品為當天現做,僅部分菜品使用提前鹵制或冷凍運輸的原材料,需門店二次加工。大部分菜品為現加工制作:炒菜、烤羊腿、羊排等均為早上現做,羊肉需現泡制、煮制再烤制,加工流程復雜,非簡單加熱即可出餐。
據他介紹,門店所需食材的配送與儲存方式也是多種多樣:蔬菜在每天早上七八點左右配送;中央廚房也是早上提供食材,包括生(牛羊)肉、生魚等。
羅永浩點的蔥香烤魚、牛肉土豆條等,均需要門店進行調味、制作、二次切配,并非將預制成品直接加熱即食。此外,部分菜品為門店現切現做,如大拌菜、涼皮等均為門店現制,流程包括洗菜、切菜、拌制等。
記者到店下單了胡麻油炒雞蛋等菜,并在后廚現場參觀了制作過程。胡麻油炒雞蛋為現場打雞蛋、炒制調味后出餐。
廚師現制炒蛋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王郁彪 攝
“一把羊肉串配現烤馕”這道菜背后,生羊肉、面團為中央廚房提供,現場制作馕時,廚師需多次揉面、定型、烤制。
“一把羊肉串配現烤馕”制作過程 圖片來源:微信文章截圖
飲品與甜品也為現制:橙汁為現榨;黃米涼糕中的糯米需在門店清洗、蒸制;莜面為門店現撮;奶酪餅為生坯配送,需門店撒黃油、芝士后再烤制。
廚師長還表示,備菜量會依據往日銷售情況進行靈活調整,賣不完的食材按規定處理,不隔夜使用。
店長也告訴記者,店內、后廚都有監控,公司設置了紅黃牌制度,如不按操作流程銷毀賣不完的食材,將面臨降薪、開除等處罰,“但我們門店目前還沒有發現此類事件”。
西貝后廚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王郁彪 攝
標準之爭:如何界定預制菜
記者查詢后發現,市場監管總局等多部門在2024年3月聯合印發了《關于加強預制菜食品安全監管 促進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通知》首次在國家層面明確預制菜范圍,對預制菜原輔料、預加工工藝等進行界定,并明確了預制菜食品安全監管、推廣使用預制菜明示等內容。
《通知》明確:“預制菜也稱預制菜肴,是以一種或多種食用農產品及其制品為原料,使用或不使用調味料等輔料,不添加防腐劑,經工業化預加工(如攪拌、腌制、滾揉、成型、炒、炸、烤、煮、蒸等)制成,配以或不配以調味料包,符合產品標簽標明的貯存、運輸及銷售條件,加熱或熟制后方可食用的預包裝菜肴。”
此外,《通知》中也規定,預制菜不包括主食類食品。
西貝也在《西貝全體伙伴致顧客的一封信》中稱,羅永浩當餐消費的菜品不屬于六部委聯合下發的《通知》中所定義的“預制菜”。
西貝發布《西貝全體伙伴致顧客的一封信》 圖片來源:微信文章截圖
從目前情況來看,有的網友認為食材經預加工處理后就屬于預制菜范疇,關于這一點各方爭議較大。
預加工是否就是預制菜?目前,預制菜與預加工(菜品)尚無明確劃分,加之連鎖餐飲店的菜品種類繁多,無法一概而論,因此界定起來相對困難。
后續,關于預制菜與預加工(菜品)的區別是否能被界定?推廣餐飲環節使用預制菜明示的可行性有多大?是否存在將其進一步強制化的可能?這都需要進行進一步梳理和討論,《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將持續追蹤。
章節評論
段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