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年,香港國內這邊都在鼓吹香港身份,身份一堆人因為利益在推DSE計劃,第波你以為天上掉餡餅了,暴雷自己可以為孩子規劃出另一個賽道,香港然后又拿身份,身份又能讀名校。第波
實際上,暴雷不過是香港路途中,人家收割的身份第一波韭菜罷了。凡是第波提倡的,必有大雷等著你來填。暴雷這前幾年上桿子想通過優才,香港高才等人才引進計劃進HK的身份人,這波開始又老實了。第波
老實的原因也很簡單,大多中產家庭滿足不了續簽條件,比如居住,工作,生活成本這些都是問題,你這些達不到要求,你就沒辦法繼續轉永久居民。你只能被迫中斷,前面花了大代價拿到的臨時身份,更像一張過期的船票罷了。
為什么說香港身份第一波暴雷來了?
No.1 臨時身份中斷的比例達到46%!
話說,香港高才通計劃自2022年12月開始啟動,到今年2025年,獲批人數已經超十萬+了,大部分人拿的都是兩年期的臨時通行證,今年要進入續簽階段。
很多人甚至都沒思考過能否過續簽的問題,一開始是被鼓動的往香港身份走,一沖動就上了。現在坑來了。根據高才通截止到2025年7月31誒人的數據,有13678人的簽證已經到期,目前已經有46%的人因為不續簽已經離港。其中有7394人繼續遞交續簽申請等審批。當然,你繼續續簽,也不是100%獲簽,還有6%-9%的不被通過率。目前第一波通過續簽的是7394人,占比94%。這才是第一次續簽而已,你要拿永居等扛7年。
為什么這么多中產家庭選擇不續簽,要離開香港?
核心問題還是經濟問題,從而延伸出的壓力問題。來香港試水后發現這里的生活和工作都不及預期,香港薪資是高,但比國內卷多了。很多中產家庭本來在國內挺好的,來這就跟遭罪一樣。這一點和疫情后,許多人往澳洲以及加拿大跑,甚至馬來這些地方跑一樣一樣的,這兩年都陸續又回來了。
還有就是有些家長覺得生活成本太大了,居住條件有限制,當地物價,學費各方面都提升,有些人是咬咬牙來的,發現根本堅持不了,只能撤了。
還有些就更簡單了,不是所有的來走DSE體系的孩子都能撿漏的,孩子不行,你即使換服務器也一樣。你是孟母三遷了,但孩子沒跟上你節奏。反而因為跟不上,在這邊又是新環境,適應不了,各方面的心理壓力,各種都不及你預期。妥妥一家人遭罪。
No.2 新政策門檻變高,對續簽的要求越來越嚴格!
話說,這幾年國內推波助瀾的往香港推流,彈丸大的地方,能承接多少人了?人數一上去,肯定給限制。香港發放這種優才,專才,高才這種核心是為了彌補那些流失的居民。配額其實有限的。
現在申請量上來了,各種要求就嚴格起來了,開始在你學歷,稅收,工作性質,收入,稅單方面,以及你是否在香港經常居住等基本面開始更嚴格要求了。第一波就這樣,后面會愈發收緊,你即使能扛下去,能續簽又如何?續簽就一定能通過?隨著時間的推移,你后續續簽通過率能有70%都燒高香了。
而且有不少家庭是被忽悠瘸了才過來的,很多材料其實都未達標的,是被人包辦的。審核的數據里面,后續收入評估以及工作性質都不符合人家續簽標準。人家是要你來給香港做貢獻的,不是讓你來薅羊毛的。
No.3 臨時身份中斷后,反而坑了孩子!
好多家長是在為孩子規劃這么一條途徑,聽人家一忽悠,覺得DSE是個好東西啊,孩子既可享受本地生的升學通道,即可享受香港的八大低門檻錄取,而且可以享受大陸130多所高校的優待。最起碼考個211和985以為穩了。
想法都是美好的,但支撐想法的除了要信念和行動力之外,還需要經濟支撐。這些都沒有,門檻就會把你拒之門外。潮水褪去后,你會發現和你同樣在裸泳的伙伴還挺多。
但不得不說,這對孩子來說,屬于一個二次傷害,折騰來折騰去的,孩子的規劃并沒最終落地。反而畫虎不成,把孩子前程給撕碎了。
如果父母作為高才或優才或專才等簽證中斷,那么作為孩子這方的受養人簽證也會同時失效。除非你轉學生簽證,否則沒資格繼續留在本地繼續讀書,參加校內DSE考試。
即使你轉成學生簽證,讓香港學校給你擔保,你的身份性質也變了,你變成了自修生(private candidates)途徑,這種途徑也很雞肋,你考試是受限的,申請時會被當國際生對待的,只有本地生才能享受3322或332A門檻進入香港八大,而且學費低就不說了,競爭池子也少。但你如果是自修生身份,就屬于姥姥不疼,舅舅不愛。比如同樣學費,本地生4w港幣一年,國際學生14w起步一年。
即使你考回大陸,大陸130多所高校是認可HKDSE的,但前提是你要有香港身份,或通過內地的免試招生通道。這又把你堵住了。你大概率只能往海外大學跑?
辛辛苦苦這么一遭,回首望去,全是坑,全是問題要解決。
總了個結:所以啊,身份這個東西,當年弄的時候多有激情,現在退的時候就有多沮喪。你如果信息查不到位,你只能是別人營銷下的韭菜。而大多數國內家庭是沒那么多分辨力的,人家一鼓吹,香港這里好,孩子如何有的選?一吹自己就上頭了。
你干仗都需要糧草先行了,你自己不摸摸底,問下自己能不能扛的住續簽?或扛下這7年?
還有,最近香港的高校過于熱門了,泡沫已經起來了,潮水褪去的時候,也會有人在裸泳。這不是我要去語言啥,而是歷史規律就是這樣,你看英國,澳洲都經歷過幾輪了,現在又輪到香港了。申請都這么扎堆了,難度上去不說,能勻給你的位置也少啊。真當香港有黃金挖不成?
章節評論
段評